理事長
末续 晨一朗
 |
用教育培养会四国语言的综合性的人才!
◆学校是必要的吗?
一直在思考。要在学校学到知识和智慧,要办怎样的学校才行呢・・・・・・?考虑“说不定不需要学校”“宣称说能学到知识和技术,说不定只是幻想。入学可能是为了想拿到名牌大学的头衔、或是毕业证的手段。”“像本校又没实际业绩,又不是名牌的专科学校,学生不来反倒是理所当然的事。”等的事。
◆会说日・英・中・韩多国语言是不是件不可能的事?!
对在学英语上,吃了不少苦的日本人,提倡让他们学汉语和韩语,在这之上、还要他们熟练掌握电脑时,没人会点头同意的。那是不可能的事吗?是学不到什么东西,只是浪费和金钱而已吧!
◆不对。做不到是因为教师教得太多了吧?
那样的事、嘟嚷着2次3次,就会产生“我可以”的信心。为什么能行呢?因为找到了做不到的理由。应该是因为老师占有着教室和 时间、学生不能自由地使用教室和时间的关系吧?
于是我们,把课桌沿着教室的墙壁固定了。然后在课桌上放上了电脑。椅子是可自由移动的。每天用电脑学习4到5个小时的语言后回家。那样的话、觉得能成为培养得出有实力学生的学校。老师的工作是制作学习语言的课程设置和在学生遇到不解的地方是开导学生。
不是时至今日的‘教人’而是以贯彻‘引导人’为原则的方法。
◆只有苦练才能成为会说四国语言的天才!
在同一个教室里,不是不可以有学英语或汉语・韩语的学生?!不是也可以有在朗读的学生、写作的学生、练会话的学生吗。老师可以在教室的一部分用着黑板或投影机。相反的学生也可自学。除了这样的学校以外,我已经想不到别的了。
就像棒球选手一朗、象棋名人羽生先生,还有最近、给日本人勇气的盲人钢琴家辻井先生一样,我坚信埋头苦练才能练得一身的技术。本校想成为让学生苦练语言的学校。
◆校舍的窗户上贴着「只管朗读・只管书写」「语言修练道场」
第一代学院长德松节子老师在八幡建成新校舍之时,在窗上贴了「只管朗读・只管书写」「语言修练道场」的标语。
本校的教室是为了实现这标语而设立的。请来校确认一下吧。
◆正视时代「柔和地、强烈地」
我都走过了62年的人生、感受到自己和现在日本的处境非常的危险。对于现在的日本国民来说,想不到除了会说日・英・中・韩语和熟练操作电脑以外的生存方式了。
而且、需要能正视日本和亚洲、还有世界的历史和现实的人。从现在开始的30年、40年日本人很难在国际社会上立足。如果那样,不如现在、趁早挑战这个困难。 |